NBC将会为NBA版权开出侵略性报价 现合同将在25年结束

北京时间2月14日,根据CNBC报道,NBC Sports(中文名: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体育频道)预计将会为NBA送上一份“很有侵略性”的报价,以重夺20多年来一直没有拿到的赛事转播权。

自从2002年以来,NBA的比赛就没有在NBC Sports上播出过,当时他们在竞争中输给了迪士尼和特纳体育。

CNBC称,除非特纳体育以及迪士尼放弃独家谈判权,否则NBA无法在2024年4月之前和其他公司展开正式谈判。预计迪士尼将继续竞购NBA版权,以保留其赛事在ESPN以及ABC的转播。

2014年,NBA与ESPN和TNT签下了一笔总金额为240亿美元总时长为9年的媒体版权合同,合同从2016-2017赛季开始生效,直到2024-25赛季结束。(xixi)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名记woj谈NBA扩军一事 预计明年启动计划

球天下10月11日讯,据名记Woj透露,NBA可能在明年开始寻求扩军,并有可能选择拉斯维加斯和西雅图作为扩军城市。这一消息引发了球迷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谈到NBA扩军一事时,Woj表示,他已经获悉,一旦联盟完成与媒体版权方面的谈判,就有可能在明年启动扩军计划。而拉斯维加斯和西雅图是联盟考虑的重要城市。多年来,NBA一直将比赛活动转移到拉斯维加斯,包括夏季联赛和季前赛。这座城市在承办比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一支NBA球队对于这座城市来说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昨天,前NBA球星沙奎尔·奥尼尔公开表示,他有意独资拥有一支位于拉斯维加斯的NBA球队。而勒布朗·詹姆斯也曾表示,希望能在拉斯维加斯建立一支自己的NBA球队。这些声音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拉斯维加斯成为NBA扩军城市的讨论和期待。

如果NBA真的扩军,并选择了拉斯维加斯,那么这将对于拉斯维加斯乃至整个NBA联盟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娱乐之都,拉斯维加斯具备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观众资源。一支NBA球队的到来将进一步提升该城市的体育地位,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球迷和媒体关注。

不过,NBA扩军的决定仍然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和决策。联盟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市场潜力、球队运营能力和竞技水平等。尽管目前具体细节和时间表尚未确定,不过NBA扩军应该是早晚的事,时间问题罢了。

球天下10月11日讯,2023-2024赛季NBA即将开战,各支球队都对队内上赛季表现出色的球员进行鼓励,卫冕冠军掘金近日选择执行成长迅速的年轻球员布劳恩的球队选项,这位2001年出生的青年才俊用1年的时间就成为球队主力轮换,也是2022-2023赛季掘金队成功夺得NBA总冠军的重要一环,在布鲁斯-

球天下10月10日讯,NBA新赛季的脚步日益临近,各支球队都在忙着完成新赛季的争夺,保罗乔治所在的快船和布克所在的太阳都是本赛季西部的劲旅,但是近日在社交媒体上保罗乔治和布克之间产生一些恩怨,保罗乔治谈及布克的恩怨时表示自己只是在采访中问及克莱上赛季朝布克比冠军手势的问题,结果布克认为巴罗乔治在挑事

球天下10月10日讯,根据洛杉矶湖人队的传奇球员沙奎尔·奥尼尔的透露,他表达了希望在未来能拥有一支位于拉斯维加斯的NBA球队的愿望。奥尼尔表示,他想独自成为该球队的所有者,而不是与其他人合作。在接受《信使报》记者Arash Markazi采访时,奥尼尔表示:“我希望有自己的球队。我知道拉斯维加斯目前还没有获得NBA球队的执照,但如果有一天他们获得执照,我想成为其中一员。我不想和任何人合伙,我想独自拥有。”

球天下10月8日讯,随着NBA新赛季的到来,ESPN等媒体开始对未来进行预测。最近,ESPN发布了他们对NBA东部联盟的预测。根据他们的预测,凯尔特人队将赢得最多的比赛,预计胜场数为54.3胜。紧随其后的是骑士队(48.6胜)、雄鹿队(48.5胜)、76人队(46.9胜)和尼克斯队(44.6胜)。

再见了ESPN!亚马逊有意在2025年收购NBA转播权

NBA总在不断地更新迭代,这取决于时代的发展和受众的变化,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球迷年轻人开始进入圈子去看球,了解他们喜欢的球员,关注时事新闻,或许一个崭新的媒体圈能够为球迷带来更多的新鲜感。

根据记者迈克尔·麦卡锡最新报道:亚马逊在未来很有可能会最终成为NBA媒体版权的竞标者,他指出亚马逊本身拥有着“超过2亿的亚马逊基础客户”,这是对于NBA最具吸引力的选择理由。

消息人士透露,联盟在下一期转播新合同中可能会寻求500-750亿美元的资金,在此之前,联盟与ESPN、TNT的9年合同中坐骑签约金额为240亿美元。

在此之前亚马逊每年向NFL支付了10亿美元以获得独家播放版权,双方签订了11年的合同,总计金额1130亿美元。NBA目前同样希望他们能获得一笔更大的版权合同,并且扩大受众群体。

“长久以来,我们(NBA)在ESPN和Turner的帮助下做得很好,但是对联盟和战略发展来说,我们的兴趣在这方面(与亚马逊的交易)是很浓厚的。”前NBA高管,现投资者顾问科斯纳说。

肖华所领导的NBA是全球技术领先的体育联盟,业内人士认为,亚马逊相信自己能够达到优于预期的表现,并且他们有着超2亿的基础群体,可以扩大NBA在全球的影响力。

2021-22赛季,NBA收入首次超100亿美元,这是人人欲夺之的一块大蛋糕,杰夫贝索斯很难不战而胜,ESPN和TNT肯定也在蓄势待发。

现在的情况是,亚马逊与NBA成交会为联盟带来更多的观众,加强联盟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而NBA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倾向性,至于球迷们或许早已厌倦了依附于NBA的“权威机构”ESPN,当版权更新后,ESPN的权威性和发言力必将大打折扣,从各方面而言,亚马逊无疑已经占据了优势地位。

另一方面杰夫贝索斯也在考虑收购NBA的一支球队。根据此前报道,亚马逊即使没能最终竞标成功他们也能加入联盟,途径就是收购一支NBA球队,而贝索斯的目标就是太阳。

在转播权到期日之前,我们可以看亚马逊方面还有何动静,而收购太阳对于一个万亿富翁来说似乎是一个进入NBA试水的不错选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NBC将为NBA版权开出“很有侵略性”的报价 苹果亚马逊也有意购买

北京时间2月14日讯 据CNBC报道,NBC Sports(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体育频道)预计将会送上一份“很有侵略性”的报价,以夺回20多年以来一直没有拿到的NBA转播权。

自从2002年以来,NBA比赛就没在NBC Sports上播出过,当时他们在竞争中输给了迪士尼和特纳体育。

CNBC称,除非特纳体育和迪士尼放弃独家谈判权,否则NBA不能在2024年4月之前和其他公司展开正式谈判。预计迪士尼将继续竞购NBA版权,以保留在ESPN和ABC的比赛转播。

为什么感觉NBA在中国没有以前火了?

【文眼】NBA在中国没有以前那么香了,绝非单一因素酿成的,而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一个缩影。“个人奋斗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对于NBA在中国的发展来说,这句至理名言同样适用。

昨天,杜兰特被从篮网交易到了太阳,引发了大地震。毕竟,MVP级别的顶尖球星在赛季中期以交易的方式离队并不鲜见,上一个应该还是杜兰特的昔日队友哈登。在我看来,杜兰特的地位显然在哈登之上,他即便不是联盟前二的超级巨星,那也在前三之列,引起轰动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这在我的朋友圈也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刷屏,但远没有想象中讨论那么激烈。以莫雷推特事件为分水岭,NBA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黑铁时代。当爱的裂痕已经出现,情感上的修复永远不会那么容易。

从我个人的观察,NBA在中国的热度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这并不是我个人的错觉,知乎上昨天出现了一个热帖——“为什么NBA在中国没有以前火了?”,它也引发了网友们广泛的讨论。

假定我和知乎网友们的判断是正确的(当然并没有足够的数据来支撑这一点),我们来剖析一下NBA热度下降的原因。这一局面的出现,是一系列因素共同酿成的,而莫雷那条致命的推特则是导火索。

2019年的十一长假,举国陷入庆祝建国70周年的欢庆之中,爱国浪潮来到了一个顶点。在此之前,腾讯体育刚刚击败强大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以5年15亿美元的天价合同成功续约NBA。众所周知,阿里方面出价甚至在腾讯之上,但腾讯笑到了最后。这场胜利引来马化腾亲自下场,专门发了一条朋友圈以表彰在谈判桌上表现卓越的下属们。

这一切如一袭华美的袍,让人意乱情迷。莫雷的推特成为了袍下面第一个跳跃的虱子。

早在2017年的夏天,我与体奥动力董事长李义东在他雍贵中心的办公室有过一次长谈。我们聊到了如何击败腾讯体育的话题。当时NBA版权的价格是5年5亿美元,新媒体独播。李义东问我,以远高于腾讯的出价能否抢来NBA版权,比如两倍于腾讯的出价。

我认为当然是可以的,NBA世界的流行格言就是“生意就是生意”,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业联盟,NBA不会与钱过不去。但李义东反问我,即便NBA是最顶尖的体育IP,他为什么不去联合市场上的其他买家共同做成这桩生意呢?

我无从知晓答案,只能猜测他可能没有这么雄厚的资金实力吧。李义东给出的答案让我大吃一惊,那就是NBA背后所隐藏的不可忽视的政治因素。

听罢他的分析,我有些不以为然。究其因:其一,当时中美关系并没有后来那么剑拔弩张(也可能是我对地缘政治嗅觉并不灵敏);其二,我始终觉得体育不应该寄生于政治之下,我们经常说体育应该远离政治;其三,彼时NBA在国内高歌猛进,丝毫看不到任何衰退的迹象。

时间会教我做人,也证明了李义东的高瞻远瞩。等到莫雷推特事件爆发,我们终究会明白,体育永远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体育项目。

时任火箭队总经理的莫雷发布了一条伤害了很多国人感情的推特。这在中美两国之间引起了轩然,但莫雷始终不为此道歉。NBA方面也陷入了两难境地,既无法强迫莫雷道歉,亦无法给中方一个满意的答复。

无独有偶,在这之后,厄齐尔也发布了一条伤害了大多数国人感情的推特。但这个事件并没有泛起太大的涟漪,对阿森纳和英超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NBA与英超走上了命运不同的两条分岔。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中美地缘关系的紧张,再也没有往昔的你侬我侬。贸易摩擦、,以及国内爱国情绪的走高、美国社会的撕裂,让中美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且脆弱。

央视停播NBA注定是一个标志性的大事件。大卫-斯特恩如何叩开央视的大门,我们对此耳熟能详。可以说,没有央视,NBA在中国就不会拥有今天的影响力和地位。虽然随着时代的演进,用户逐渐习惯在互联网上看球,但央视仍然是绝大多数用户观赛的首选平台。

央视停播NBA接近两年的时间,期间仅在疫情第一年湖人夺冠的那个赛季短暂复播了两场总决赛。直到去年3月30日,央视才正式全面复播NBA。但复播之后,央视转播有几大明显变化:其一,“NBA”这三个字母被“美国职业篮球联赛”这几个汉字所取代;其二,转播模式改为解说员单口,不再配备解说嘉宾;其三,转播场次有了明显的压缩,目前仅在周末转播两场比赛;其四,央视在相关体育新闻节目中并没有NBA的消息报道。

詹姆斯成为NBA历史得分王这场万众瞩目的比赛并没有出现在CCTV5的转播表上。昨天的《体育世界》节目对于威少、杜兰特相继被交易也没有任何报道。

央视在NBA转播方面的调整,带来了双重影响。场次,以及转播和报道模式的改变,势必影响到NBA在中国的复苏,因为这些改变都不是朝着一个对NBA而言更有利的方向前进;央视对NBA的冷处理,向公众传递了并没有那么积极的信号,会与部分网友的反美情绪形成合力,这一部分人渐趋对NBA失去了热忱。

这里面的核心因素还是中美关系的魅影在作祟。诚然,在春节期间,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在奇才队主场与魔术的比赛期间发表视频致辞,向两支球队、NBA广大球迷和中美民众致以春节祝福。这一定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但是,中美关系并不处于一个稳定积极的态势之中,这不会让NBA在中国的生存环境马上发生质的改变。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

除了地缘政治的因素,传统媒体们对于NBA的热情也没有往日那么高涨了。再加上互联网转播平台普遍存在着付费墙现象,又让一部分不愿花钱的网友与NBA渐行渐远。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时间碎片化,愈发依赖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NBA对于社交媒体以及短视频平台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微博依旧是NBA消息发酵的重镇。在短视频平台,NBA先后牵手抖音和快手。

2018年,字节跳动(抖音母公司,如今已更名为抖音集团)与NBA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当时宣布的合作截止日期为2019-2020赛季结束。2021年10月18日,快手与NBA中国宣布双方达成多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快手将成为NBA中国首个内容二创媒体合作伙伴,以及NBA官方短视频平台、NBA视频内容创作社区。

NBA选择快手自然会有自己的考虑,但同时并没有完全放弃抖音平台。只不过,与抖音这一可能是中文世界除了微信之外最重要的兼具社交属性和内容属性的APP的关系转淡,对于NBA内容传播与扩散还是有一定不利影响。如今的快手与抖音不在一个level上,这应该是业内的普遍共识。

更致命的是用户的大量碎片化时间被短视频平台吸纳,这势必会重塑用户的观赛模式。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于边看比赛边刷短视频,甚至一部分球迷完全放弃了比赛,仅需要在短视频平台上获取相关资讯即可。

用户生活模式的变化,不仅影响了NBA,对所有体育赛事都会产生影响。只有像世界杯、奥运会这种全社会的热点事件,才能勾起全民的观赛热情。相对来说,NBA受影响会更大一些,它的比赛基本都是在北京时间上午举行,很多用户忙于上班、上学,之前是偷偷摸摸看球,现在利用工作间隙刷刷短视频就可尽知天下事,观赛时间被压缩也就是自然而然之事。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于此:之前年轻的NBA球迷正在步入中年,对NBA的热情被生活消耗殆尽;新一代年轻人所面临的选择更多,这个群体被电竞、二次元、网红直播等新鲜事物分流;易建联、周琦之后,再也没有中国球员出现在NBA的赛场上;疫情让很多中年人疲于生计,无暇在NBA等娱乐项目上消耗太多精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当然,也有一种观点是NBA自身存在的问题,比如过分倚重三分球、球星常规赛狂刷数据、个别球队的摆烂。对此,我并不十分认同,除了一些球队的摆烂无可避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NBA的观赏性,小球打法以及球星的极致个人表演都让NBA更有魅力、更具话题性,认为这影响了NBA的热度过于牵强。

NBA在美国的收视率,以及新一轮版权协议将卖上天价,证明了这一套对美国球迷是行之有效的。NBA球队的价格和球员的薪水也是水涨船高。威少本赛季的年薪都达到了惊人的4700万,姚明那个时代麦迪2000万左右的年薪就已经是联盟的顶薪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NBA本身的欣欣向荣。

NBA在中国没有以前那么香了,绝非单一因素酿成的,而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一个缩影。“个人奋斗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对于NBA在中国的发展来说,这句至理名言同样适用。

新赛季NBA来了转播平台不少你会选择哪种方式看球?

这是文章的标题NBA季前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篮球迷们又可以享受到高水平的赛事了。不过,与之前相比,他们现在在观看比赛之前必须做出一个选择:使用哪个平台观看比赛?毕竟,互联网的发展让观看比赛的方式看起来更多了,但球迷的选择却受到付费会员的限制。CCTV5:经典平台。

所有的NBA球迷都是中央五人培养出来的,但随着解说和嘉宾的离开,以及以姚明为首的国内球员长期缺席NBA比赛,观看比赛的电视转播不再像以前那么受欢迎。然而,在这个时代,体育频道仍然很重要,因为它们是唯一可以免费观看NBA的正规平台。对于相当一部分不想注册会员的粉丝来说,看电视或者央视仍然是首选,而且今年CCTV5已经开始在移动端安排大量清晰的直播,非常给力。不知道NBA是否也可以这样安排。腾讯:捍卫NBA统治地位。

尽管腾讯NBA正在推广一种球迷文化,拥有多元化的会员资格和无数的植入式广告,但公平地说,腾讯仍然捍卫了其在观看NBA方面的主导地位。对于喜欢看NBA的球迷来说,在腾讯观看比赛一定不会失望。解说团队实力雄厚、知名度高;清晰度不断提高,选择性高;数据查询越来越高级;衍生的综艺节目也是人们讨论的话题来源。

这些优势让腾讯NBA吸引了大部分观众。比如上赛季季后赛湖人-勇战,场均观看数据为3500万人次,这确实非常惊人。随着新赛季争冠球队阵容的升级,这个数据将会增加夺冠的悬念。迷谷:后期的弱点。

曾经想挑战腾讯的篮球转播,尤其是签了杨健,签了三位退出腾讯的女主播之后。我一度觉得自己很强大,但从那以后我的行动就软弱了。主流知名解说和嘉宾基本上都在腾讯,而从转播质量上来说,咪咕的画质已经被腾讯NBA甩开了一段距离。短视频平台:规范版权。

过去,个别主播经常使用信号来进行NBA直播。但随着平台的监管和版权意识的加强,这种现象已经有所减少。尤其是新赛季以来,大量主播不被允许直播比赛画面。其实这也是必须的。过程中,因为无论是腾讯、咪咕还是爱奇艺,这些平台都越来越多地保护斥巨资购买的顶级赛事版权。利基平台:不稳定。

当然,也有一些小众平台玩版权,但这些直播很不稳定。今天能播的,明天不一定能播。对于很多不习惯折腾的球迷来说,实在是难以承受。因此,如果你想免费观看NBA,传统的CCTVT5可能是最合适的。这是文章的结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深度」最终NBA还是选了腾讯体育

在腾讯体育于2015年初拿下了2015-2020赛季美国职业篮球协会NBA独家新媒体版权之后,关于下一期NBA版权的“流言”就没断过。尤其被看做“合同年”的2019年,上一期五年版权临近尾声,新五年的新媒体版权究竟归属如何,成为了2019年中国体育版权市场的焦点。

2019年7月29日,腾讯体育和NBA中国的最终官宣来了:NBA和腾讯将再度携手五年,腾讯将继续作为“NBA中国数字媒体独家官方合作伙伴”至2025年,通过旗下腾讯网、腾讯体育、腾讯新闻、腾讯视频、QQ、微信、微视等数字媒体和社交平台,为中国球迷带来包括NBA赛事直播、点播、短视频在内的全方位观赛和互动体验。

NBA独家版权完成续约,对于8月即将在中国8座城市开打、同样是腾讯独家版权的2019年男篮世界杯,显然是一个大利好消息。

这是一条极为出人意料的新闻,此前关于NBA版权的说法集中于NBA官方不愿意再将版权给一家,而是倾向于腾讯、优酷,乃至咪咕等分享NBA赛事直播。

最夸张的传言出现在7月中旬,相传彼时阿里巴巴大文娱版块的优酷体育已经开始挖角腾讯的NBA主持人和解说嘉宾……

从2017年3月开始,NBA连续和新浪微博、隶属中国移动的咪咕直播、以及字节跳动的今日头条、抖音和西瓜短视频达成短视频、动图等合作,且有效期都是到2019-2020赛季,多少印证了NBA方面想把蛋糕尽可能做大的思路。

因此,2019年7月的最后一个周末,腾讯每年3亿美元拿下独家新媒体版权的消息从周五(26日)晚间开始发散时,几乎没有人相信。除了是否独家的怀疑,还有高达每年3亿美元的价格,相较上一周期的每年1亿美元整整翻了三倍。

最终,正如NBA主席亚当·萧华说的那样:“腾讯对于NBA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广泛的用户群体和多种平台,对篮球的发展至关重要。”

浓墨重彩力捧合作伙伴,背后是中国体育产业市场有史以来最精彩的一场商战。也许没人会想到,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家中国科技最大巨头的这一次正面交锋,会是在体育版权这个赛场。

NBA主席亚当·萧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作为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一直被认为是马云身边的二号人物。不过在功成名就之后,蔡崇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着重发展自己的爱好。

目前,他在NBA介入很深,是NBA布鲁克林篮网队、WNBA纽约自由人队和巴克莱中心球馆的老板,其中篮网队的股份为49%,与此同时,这支球队在2018-19赛季重返季后赛,又在2019年夏天自由市场连续拿下了杜兰特和欧文两位超巨。

由于蔡崇信的篮网股东身份,可以代表球队出席NBA的任何会议。腾讯方面也曾想过收购某支NBA球队的部分股份,以确保联盟和30支球队开会时能够有腾讯的人在现场,了解到一手消息。

代表腾讯负责这次NBA续约工作的刘炽平,亦是腾讯的实权人物,被认为是马化腾身边的二号人物。在腾讯上市期间就深受看重,后一步步做到总裁。最重要的是,他是全权负责腾讯投资业务的一把手。

两位大佬纷纷介入,NBA中国深知已经兜不住这场大战,最后选择权被交给了NBA主席亚当·萧华。

萧华选择了已经合作了一个周期五年合同的腾讯,尽管消息显示,阿里巴巴方面的报价至少打平、甚至可能更高。显然,NBA高层对于腾讯上一期合同中对于NBA赛事版权的运营,相当满意。

2018-2019赛季NBA总决赛,金州勇士VS多伦多猛龙。(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最近的一个赛季,腾讯交出了一张令NBA满意的成绩单:2018-19赛季中,通过腾讯平台观看NBA赛事直播和视频节目达到4.9亿人次,该数字是2014-15赛季的近3倍;更有超过2100万球迷观看了2018-19赛季NBA总决赛第六场比赛的直播,创造了中国数字媒体平台的单场NBA赛事收视人数之最。

事实上,腾讯体育目前拥有NBA、2019年男篮世界杯的独家版权,篮球方面还有CBA的版权,北美四大体育联盟包括NBA、NFL、NHL和MLB的版权尽收其中,同时,还有综合项目的网球、F1、One等赛事,除足球之外,版权矩阵堪称完整。

而且,腾讯体育和NBA的合作,是他们整个版权运营方面的模板。有了NBA的成功先例在前,这几年腾讯体育几乎已经不再是“天价拿版权”的模式,更多是和国际赛事共同开发中国市场的合作模式。

腾讯体育的各位高层,在多个场合都曾定义过腾讯体育对用户的定位,即“体育媒体平台”。

用户、钱、资源,乃至和NBA的关系,阿里巴巴都不缺,但优酷体育拖了后腿。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之前,优酷几乎没有体育内容,16亿价格拿下世界杯版权之后,才开始真正做体育赛事内容。

2018年夏天,阿里巴巴大文娱和苏宁体育达成战略合作,苏宁旗下PP体育的赛事内容和优酷体育平台打通。但优酷体育在内容这一块一直没有真正做起来,去年夏天爆火的《这!就是灌篮》也更多是综艺内容。所以,优酷体育很难真正说自己是一个体育媒体平台。

以目前的情况,即使阿里巴巴方面报价和腾讯体育大致相当,甚至真如传言说的那样,报价高了20%,即使他们承诺了加大投入扶持优酷体育的版权播出和运营能力,NBA官方显然也更愿意相信在过去四年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腾讯体育。

当然,版权大战最终造成了价格偏高,而这对于运营上已经相对成熟的腾讯体育NBA团队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对于腾讯体育来说,2015-2020这五个赛季拿下NBA独家版权,整个平台的运营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首先是转播质量,相较2015年秋天之前新浪、乐视的NBA播出,腾讯的NBA直播流畅度和画质都得到了篮球迷的肯定。全年1230场比赛的播出,几乎都配有中文解说,一年可能只有不到10场比赛,是没有解说、源视频直接播出。

目前,腾讯体育投入NBA的团队在150人左右,演播室包括海淀区知春路希格玛大厦的三个出镜演播室和三个小演播室,东北四环交界处的酒仙桥有5个演播室,未来,大型演播室将主要集中在西二旗的腾讯新大楼、酒仙桥和首钢。

有了转播质量作为保障,腾讯体育从2015-2016赛季(即其版权合同第二季)才开始全面推出会员体系。除了可以观看全年腾讯体育所有赛事直播的高级会员年费过千,其他会员可以按月、季和半年购买,而在NBA方面,还有专门的“球队通”。

休斯顿火箭是在中国最受欢迎的NBA球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事实上,“球队通”是真正适应中国球迷的产物,几乎很少人需要看所有球队的比赛,一般人都只有一支“主队”。因此,能够观看自己钟爱球队的82场常规赛,是在腾讯体育NBA时代之前,很多NBA球迷的“痛点”。

“球队通”的腾讯体育普通会员年费只有264元。如果精打细算一下,144元(两次3月的会员费)就能看完一支NBA球队的所有常规赛。

与此同时,2015-2016赛季,腾讯体育基本就实现了运营收入(商业广告、会员费等)和NBA版权费用打平,尤其是那个赛季“联盟通”引入,会员收入已经达到了20%的占比。

事实上,付费观看在中国是这几年才起步,娱乐视频包括电视剧、综艺和电影的线上付费观看。而体育领域则始于2015年前后,包括腾讯体育的NBA,还有足球方面,新英的英超、西甲,PP体育的足球赛事等,均开始会员收费模式。

三四年的时间过去了,付费观看的习惯基本形成,只是价格还在和用户互相适应的过程之中。

从拿下NBA版权开始,腾讯体育的广告主数量,一直是业内翘楚。目前,腾讯体育营销已完全进入数字化赋能。吸引更多的广告主是所有媒体的目标,但在腾讯体育的运营中,广告投入、植入,可以在整个腾讯平台运营,不会、也不需要完全放到比赛直播之中。

与此同时,以篮球项目为核心,腾讯体育自制的体育+娱乐赛事节目,也已经日臻成熟。依托于2016年“红蓝大战”开始,今年已经是超级企鹅联盟和最终的超级企鹅红蓝大战的第四个赛季了,此前的几季节目中,吴亦凡、白敬亭、邓伦领衔的一线顶流,先后亮相。

今年夏天,腾讯体育更是又推出了全新的《篮板青春》,以高中生球员为节目主人公,希望吸引更多年轻用户。

2015-2025年十年NBA版权,最初几年已经见证了腾讯体育在版权输出和运营上的质量飞跃,接下来的中盘阶段,是挑战、亦是机会,进一步提升运营能力,包括营销能力、会员体系、包装宣传等,是全方面的挑战。

NBA是在中国最受欢迎的体育赛事之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体育产业继续变局

腾讯体育和NBA完成五年独家续约,对于中国体育产业,尤其是巨头体育公司,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说了小半年阿里巴巴和苏宁要合资成立体育公司,也真的谈了半年,甚至此前都已经有工作offer发出。但到了7月中下旬,两边传出的消息都是“谈判停滞”。

本来两家的如意算盘,是苏宁的PP体育手握一大批足球版权,阿里巴巴的优酷体育拿下NBA版权,两边平台打通,共享版权。而由于PP体育手中的足球版权总价更高,合资公司的股权占比,也是苏宁这边更高。

现在,优酷体育没能如愿拿下NBA版权,意味着合资公司的谈判中,优酷体育根本没有资本。

合资成立公司这条路走不通,对于PP体育来说,影响主要在于版权价格高、运营压力大。而优酷体育这边,难题则摆到了面前——根本没有内容。

阿里巴巴大文娱版块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动荡,时任大文娱总裁杨伟东因经济问题落马之后,架构一直在调整。

大文娱的体育版块中,阿里体育主要是办赛事,重在大众体育和校园体育,在大学生足球联赛和篮球联赛方面颇有建树,但优酷体育究竟播什么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阿里体育和优酷体育究竟是融合,还是区分业务条线,也并没有清晰定论。

事实上,尽管最后是萧华做出了决定,但不难看出,高层以律师出身的人为多,NBA在选择合作伙伴时,“稳妥”其实是第一考量——毕竟NBA中国在乐视体育身上吃了亏,当年的版权费,最后是不了了之的结果。

因此,在阿里巴巴和腾讯都有着巨大诚意,双方又都指定“独家版权”时,NBA最终选择了有着成功合作经验的腾讯体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尊重NBA版权就要通过体育会员看比赛三点好处你认可吗?

这是文章的标题NBA新赛季伊始,如何看球依然是热门话题。现在有声音呼吁广大球迷尊重比赛版权,通过体育会员的方式去腾讯、咪咕、百视通等平台观看比赛,并总结了三大好处,你认同这种说法吗?首先,成本低。

今年,腾讯和咪咕每年都有298名NBA会员。即使观看比赛的时间有限,即使平均每周观看5场比赛,按照NBA 7个月的比赛周期计算,总共也会有140场比赛,平均每场比赛的费用为2.1元。相当于坐一次公交车,确实很小。百视通每年的会员数为70人,虽然版权不完整,但每周都有4场徐静宇的单口秀。每场演出的平均观看费用不到1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二是体验好。

在观看NBA比赛时,画面清晰度、解说水平、稳定性都是影响体验的因素。以腾讯NBA为代表的版权转播商比小众平台拥有更好的体验。如果球迷喜欢在较高级别的平台观看比赛,那么如果他回到较低级别的平台观看比赛,他就会感到不舒服。三是标准化。

如今,体育赛事的转播非常混乱。有很多小平台,也有好的平台。有人认为,标准化的最佳方式是让球迷通过体育会员观看比赛。这样一来,其他平台自然会因用户减少而消失,转播市场也会越来越规范。看起来非常漂亮。

然而,上述想法在现实中很难普及。看似美好的解决方案,由于几个客观因素,短期内很难改变:1、看比赛的成本再低,终究还是一笔开支。一个粉丝还有不少生活娱乐费用。这里花一点,那里花一点,加起来就是一大笔开支。大多数粉丝的想法肯定是能省钱就省钱。开放会员观看足球比赛不仅仅是一个头脑发热的决定。2、虽然腾讯的NBA转播很好,但别忘了还有很多不合理的植入式广告。钱都花了,还是不能安静地看比赛,这让大家心里不舒服。显然这些植入式广告无限制地持续增长,会员权益得不到保障,使得NBA会员资格变得划算。

3、至少转播市场的规范不是球迷的责任,而是关于付费观看比赛的模式。大批专业体育记者持有不同看法:即CCTV5曾经免费向球迷直播,通过赞助商赚钱。最适合中国。所谓的体育会员没有发展前景。

因此,除了开头提到的三个互联网平台外,作为电视体育频道,它仍然是很多球迷的首选,而且自NBA恢复播出以来,播放量稳步上升。如果今年的常规赛能够增加到每周四场比赛,将会吸引更多的观众。这是文章的结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